基礎牢,德行強,把履職盡責真正落到實處。一煉軋廠CSP軋機主操陽季剛從業12年,反復琢磨的就只有怎樣軋好鋼這一件事。
“軋機鋼琴師”
足夠投入,才能足夠速度
軋鋼操作室內共有7塊顯示屏,分別對應F1到F7的7段軋區,每個軋區下設“上下左右”4個按鈕,一共28個按鈕,都掌握在軋機主操手中。在鋼板生產過程中,軋機主操需要眼手并用,及時根據顯示屏上的數值波動調節28個控制鈕,保證鋼板在軋制過程中盡可能以直線“行駛”,這一常規性的操作動作被陽季剛稱之為“彈鋼琴”。
2011年進入公司,2017年成為軋機主操,在“彈好鋼琴”這條路上,陽季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按鈕和按鈕之間距離各不相同,功能也相差巨大,為了避免在實操過程中因為緊張而按錯或按空,陽季剛沒少私底下練習——找一張桌子,閉上眼睛,大腦發出指令,手指隨之而動。每天上百次的手速訓練,陽季剛形成了牢固的肌肉記憶。
軋制溫度、機架水流量、軋制力度波動……種種因素在295米長的加熱爐里互相影響,讓鋼板始終處在一個波動過程中,“壓抬抬壓壓抬……”每一次操作,陽季剛都是目不轉睛,全身肌肉繃緊,等到鋼板順利軋出,他才松下一口氣,調侃道:“彈了這么久‘鋼琴’,感覺手指都變短了。”
攻克“攔路虎”
愈挫愈奮,愈戰愈勇
“信仰、信念、信心,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。”在陽季剛心中:干生產,強大的心理素質永遠是剛需!
2月4日晚班,一次小危機讓他和班組成員們虛驚一場。
當晚正處于交叉軋制和開軋材偏薄的“難軋期”,F6、F7軋段出現了2次調平值偏大的現象,不及時處理就會導致鋼板頭部軋破,容易造成板面質量問題和堆鋼。為了解決這一隱患,陽季剛當機立斷決定采取手動干預,降低活套高度,此外配合手動快速調頻,控制鋼板走向,最終避免了鋼板出現大的輥印,保證了實物質量。
一塊塊質量精良的鋼板,寄托著陽季剛入行時上下求索的信念,也承載著無數個像他一樣的鋼城工匠對于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。“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,我們要做到的就是讓這生命無限延長,無限健康。”陽季剛甩了甩僵硬的手指,屏住呼吸走上崗位。